摘要:《民法典》第十条已确认了习惯作为民法法源的地位,但在适用问题上一直争议颇多。本文从既有法律的民族习惯体现、民族习惯的现行司法运用方式、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法规对民族习惯的吸收运用方面讨论了民族习惯作为民法法源的适用现状。并以此来分析民族习惯作为民法法源适用上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也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摘要:为解决某卷烟厂加香工序瞬时比例变异系数不稳定的问题,通过优化加香机入口电子皮带秤的频率、调整变频器的响应时间、优化PID参数和调整喷嘴雾化角度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加香前电子皮带秤物料流量极差由试验前111.64 kg减小至38.797 kg,物料流量变异系数由0.1698 %减小至0.0797 %,加香精度由0.0062 %减小至0.0014 %,瞬时加香比例变系数由0.2876 %减小至0.1834%,极大地提高了物料流量的稳定性,提升了烟丝加香瞬时比例变异系数的控制精度,为进一步提升卷烟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要:研究CBA优秀内线球员数据作为个案分析,大量的录像观察和数据对比分析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同时进行数据整合分析,直观的反映球员在赛场的攻防能力从而研究得出:1.中锋在禁区篮下依靠自身高度得分和抢篮板外,提到高位策应传球与突破和中远距离投射,是他们现在的常规进攻手段。2.许多运动员已经走出各自角色的界限,不断进入另一个角色。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同地域跨部门档案资源共享的安全机制,以应对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研究通过分析档案资源共享的概念、方式、特点及安全风险,提出了一系列安全保障对策。这些对策不仅有助于提升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还能促进知识传承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资源。
摘要:近年来,由于俄罗斯国内粮食原料和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俄罗斯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居民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将剩余的粮食出口。食品出口已成为继石油和天然气之后俄罗斯联邦预算的主要收入项目。俄罗斯在确保世界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俄罗斯农工综合体在食品原料和食品生产领域取得成功源于国家对农业提供的大力支持,未来俄罗斯食品出口进一步增长的前景看好。
摘要:本研究构建了细粒度翻译质量评价框架,对大学生在不同话题类别(历史文化、社会发展、自然地理)的翻译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利度方面,拼写错误在自然地理类话题中尤为突出,功能词错误在社会发展类中较为分散,而历史文化类中介词错误最为突出。在风格方面,语域不匹配和非地道表达是主要问题,尤其在社会发展和自然地理类话题中更为常见。在准确度方面,过于直译在各个话题类别中普遍存在。基于这些发现,本研究建议翻译教育和实践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翻译技巧,强调目标语言规范的准确性,并提升对目标语言文化和习惯用法的深入理解。此外,加强语域和文体控制的训练对于提高翻译质量至关重要。
摘要:实践中青少年对法治教育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认知偏差不仅不利于对法律内涵及制度的理解和把握,还会进一步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阻碍其个人发展。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认知偏差问题,在明确其具体意涵的基础上,对青少年法治教育认知偏差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纠偏机制。通过研究认知偏差,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法治,提高其道德认知水平和法治素养,促进其个人发展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
摘要:目的:探究压力和职业倦怠在团队心理安全感与港口装卸行业员工抑郁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团队心理安全感问卷、自评压力感、工作倦怠问卷通用版(MBI-GS)、PHQ-9和GAD-7对352名港口员工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团队心理安全感与压力感、抑郁和焦虑显著负相关,压力与职业倦怠、抑郁和焦虑显著正相关,职业倦怠与抑郁和焦虑显著正相关。②路径分析显示,压力对抑郁焦虑的中介效应显著,压力和职业倦怠对抑郁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团队心理安全感对港口员工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是通过压力的中介作用和压力与职业倦怠的链式中介作用产生的。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监管,促进产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22年3月11日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自《电子烟管理办法》发布以来,非法生产、销售电子烟的行为屡禁不止,不仅侵害了社会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权益,同时也扰乱了卷烟市场秩序,侵害了国家利益。因此,如何提升对电子烟的监管效能,保护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电子烟市场秩序,成为当前烟草专卖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烟草专卖局在电子烟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电子烟监管效能。
摘要: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使用婚姻无效系统来与标准合同无效系统进行比较,但是两者的价值结构和立法目标存在显着差异。狭义的无效制度涉及国家对公民结婚权的限制,相称原则可以用来检验其合法性。导致无效婚姻的疾病不符合必要性原则和狭义比例原则,应废除相关规定。婚姻可撤销性规则的合法性需要通过三个标准进行检验:意识形态学家的谨慎义务,婚姻主体和公共利益。串谋取消虚假婚姻不符合公共利益,也不应该被允许。在欺诈性婚姻中,只有当一方故意隐瞒自己患有不适合婚姻的疾病,具有持久的犯罪习惯,性功能障碍或性取向时,方可撤销婚姻。因当事方不履行照顾义务引起的错误婚姻,不得撤销。无效婚姻的法定财产后果应根据财产组合是否符合当事方的真实意图,逐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