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炮兵旅装备维修保障是其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维修质量是装备维修保障的核心目标和基本要求,加强装备维修质量管理是提高装备维修质量的根本途径。维修质量文化作为炮兵旅先进部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炮兵旅装备维修保障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装备维修质量管理的灵魂,对于提升炮兵旅装备维修质量和装备维修保障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当前炮兵旅维修质量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认识不足、缺乏指导和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从树立维修质量文化意识、构建维修质量文化模型和加强维修质量文化建设和管理三个方面,探索提出加强装备维修质量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方法路径,为炮兵旅装备维修保障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炮兵旅;装备维修;维修质量文化
1维修质量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维修质量文化首先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1]。“文化”的概念在人类社会学中反映了任何特定人类群体世代相传的本质特征,这其中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具体内涵:一是在文化较深层面代表的基本价值观念,二是在文化较浅层面体现的群体行为方式。由此,维修质量文化就是以一定社会发展的进程为基础,以特定的组织管理文化为背景,是组织中的人员在维修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知识、管理思想、行为模式、法规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是组织中人员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体现为全体人员所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循的技术知识、行为模式、制度与道德规范等。维修质量文化就是装备维修保障人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是装备维修保障管理活动的体现。
维修质量文化作为一种与现代维修技术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有着独特的结构化特点。根据质量文化金字塔理论,维修质量文化的结构化特征由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构成。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属于维修质量文化较浅层面易察觉的行为方式,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属于维修质量文化较深层面不易察觉的价值观念。
2炮兵旅维修质量文化在炮兵旅装备维修中的地位和作用
维修质量文化是炮兵旅部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部队文化在装备维修活动中追求质量取向的价值观念,是实现维修质量管理的灵魂。调研发现,当前不少单位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以下怪现象:单位有着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而组织内的人员对单位的制度却熟视无睹,违章作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不足,二是由于文化建设缺乏指导,致使维修质量文化的基础不牢固无法保证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而导致这样的怪现象产生。由此,可以看出制度的约束对维修质量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强制执行的、是被动意义上的,维修质量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是主动意义上的。
好的维修质量文化会使装备维修质量环境长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通过维修质量文化的建立,能使组织内人员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还会带动与维修质量管理相适应的部队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的平衡发展,对增强综合实力也都大有裨益。因此,在炮兵旅装备维修保障管理中,维修质量文化所具有的凝聚、规范、辐射等功能,不仅对其装备维修质量的提升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其装备维修保障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3加强炮兵旅维修质量文化建设的方法路径
针对当前炮兵旅维修质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认识不足、缺乏指导以及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按照塑造特色维修质量文化、提升支撑作用发挥的思路,探索加强炮兵旅维修质量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方法路径。
3.1树立维修质量文化是战斗力的意识
维修质量文化是为了维修质量和维修安全所塑造或者创造的文化,是内化质量价值观和外化质量行为的总和,是保证装备维修质量、保障人员尊重生命、实现自身价值的文化,是得到每个维修人员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共同质量价值观[2]。维修质量文化体现为一个单位、一个群体以及每一个人对维修质量及安全的态度、思维及行为方式。在炮兵旅装备维修保障工作中,维修质量文化建设是事关炮兵旅装备维修质量好坏、装备维修保障工作可持续发展和良好发展的基础,也关乎装备维修保障人员的军人政治素养、基本职业道德和岗位履职尽责情况的体现,表面上体现的是装备维修质量的好坏,本质上却体现了装备修理分队和修理人员的战斗力。
3.2构建维修质量文化模型
根据维修质量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化的特点,运用文化洋葱模型方法,构建炮兵旅维修质量文化洋葱模型,将维修质量文化构建为四层次模型,从外至内分为氛围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四个层次[3]。如图1所示。
氛围层是维修质量文化的最外层,为其他层面文化提供支撑,是维修文化最直观、最集中的外现,落实到装备维修上就是发挥装备维修的服务功能,用优质的装备维修质量满足部队对装备性能的需求,以及维修机构为实现其服务功能在维修环境、文化环境、文化宣传等方面而营造的维修质量文化氛围等。将其命名为文化氛围层。